2024-09-20 01:09:17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临床使用中药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临床使用中药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药应该怎么煮?

用纯净的水,浸泡一小时

临床使用中药方法,临床使用中药方法有哪些

煎煮用具,最好使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砂锅或者瓦罐,也可暂用铝锅、搪瓷罐,但忌用铜锅、铁锅,以免其内的金属元素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也有要求,古时,煎药讲究用长流水、泉水、井水、米泔水、雪水及雨水等。米泔水具有养胃的作用,一般用于煎健胃的药物;雨水和雪水属寒性,用于煎清热类药物。目前多用自来水、蒸馏水或井水。不管用哪种水,根本的一点,是要保证水质纯净,防止其中的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影响药效。

用多少水比较合适呢?一般来说,将药物平铺在锅底,加水以高出药物2厘米最为合适。煎药前,最好将药物泡30―60分钟,以利于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浸泡出来,节省煎煮时间。

先大火后小火,不能煎煳

煎药火候有文、武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煎药时,一般先用武火将水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炖。

煎煮的火候与时间,要依据药物的功效决定。解表药和清热药,多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加热时间宜短,因此要用武火煎煮,煮沸后再煎3―5分钟即可;补养类药物,加热时间宜长,需用文火慢煎,煮沸后要继续再煎30―60分钟。

煎到什么时候就算合适了呢?要依据耗水量、火候及煎煮时间的长短来综合判断。关键是一定不能煎煳,因为中药碳化后可能产生副作用。所以一旦煎煳,应该立即扔掉,绝对不能服用。

尽快过滤,榨渣取汁

一剂药一般煎煮两到三次,因为存在药物吸水饱和的问题,所以第二、第三煎加水的量为第一煎的1/3―1/2就可以了。

每次煎药结束后,都应该尽快过滤,以免药液再被吸收到药渣中。可以将药液倒入干净的纱布中过滤,一方面,可以过滤掉毛絮等杂质,防止引起过敏。同时,还可以通过挤压纱布,来榨取药渣中吸附的药液。接下来,再按上述比例倒入新水,继续第二、第三煎了。三次煎药去渣滤净后,混合在一起服用。

依药性、病情服药

一般来说,汤剂宜温服;发散风寒药以热服为好;呕吐或药物中毒者宜小量频服;丸散等固体药剂,以温开水吞服。

服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我们感觉饿的时候,虫子也饿,所以药物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滋补药宜饭前服,因为在空腹的情况下,药物更容易被吸收;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宜在饭后服,以避免对胃肠的刺激;安眠药应在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一般药物在餐后服。

无论饭前、饭后服药,都应与进食略有间隔,一般在饭前、饭后各1―2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一剂中药,通常一天服3次;病情较缓者可以每天服用2次;病重病急者可隔4小时服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

在应用发汗、泻下的药物时,要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一般发了汗、泻下来即可以停用,不要把全部药都用完,以免出汗太多或者泻得太厉害,而损伤了元气。

中药熬药的器具一般以砂锅和瓦罐为好,搪瓷锅次之,忌用铜锅和铁锅,因为铜锅和铁锅会和中药里面的一些有效成分起化学反应,中药的煎药方法一般的是,一副药煎两到三次,煎药先煎头和,后煎二和,或者再煎三和,把三和的药合在一起以后,均匀的分两到三次服用,中药在煎药的时候,还有一些特别的讲究,比如说有的药先煎,有的药后下,先煎的药,就是凡是质地比较重的,或者是一些矿物质,或者是有毒的药,一定要先煎,比如说龟板、 鳖甲、牡蛎、石膏、附子、乌头。

那么先煎的目的,一般得先煎20到30分钟,如果用量更大可以煎一小时到两小时,附子和乌头里面主要是含有乌头碱,先煎以后把这些有毒的成分,基本上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毒成分就煎掉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治疗的药物,第二后下,凡是有一些比较芳香的药物,是不能够煎的时间过长,一般水开了以后,煎3到5分钟,再煮药,比如说薄荷、藿香一些含有芳香的药物,要后下,第三要包煎,有些药物它含有黏液质的成分,或者是含有一些毛的成分,含有黏液质成分比如说车前子,一定要包煎,所谓包煎就是用一块纱布把它包起来去煎。

另外含有毛的比如说枇杷叶、旋覆花,如果不包煎的话,就容易刺喉咙,第四叫烊化,烊化就是融化的意思,像鹿角胶、龟板胶、阿胶这些药物,一定先用黄酒炖一下,把它融化以后,把中药煎好,把这些药物再放进煎好的中药里面,这样呢就能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药汤剂是最为传统和常用的一种中药制剂形式,而煎煮是中药汤剂惟一的制作方法,煎煮的工具和方法关系到中药汤剂质量的优劣,中药汤剂质量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

煎药器具

器具选择耐火的砂锅最为理想,禁用铜、铁、铝等金属容器,以免影响药效。

煎药用水的选择

多用饮用水,以澄清洁净为原则。煎药的水量应该根据药量,药物质地来决定,一般,第一煎可加水至漫过药面3~5cm,第二煎可加水至漫过药面2~3cm。煎煮用水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途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再添水重煎。

煎前泡药

中药煎煮前,先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30~60分钟,以使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煎煮火候与时间

一般药物煎二次为宜,补益药及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可煎第三次,不能以一次久煎来代替二次或三次分煎。

火候

火候有“文火”和“武火”之分,“文火”即“小火”,“武火”即“大火”中药浸泡后,药锅加盖,一般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改用文火满煎,尤其滋补之剂,更应文火慢煎。

时间

一般药物第一次煮沸后20~30分钟,滤出药液,第二次再加水煮沸后15~20分,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约250毫升待服。

中药怎么煮最好

没有所谓“中药怎么煮最好”的说法。煎煮中药有很多讲究,包括煎煮器具、煎前浸泡、煎煮火候、煎煮时间等,还要综合中药的药性功效,才能煎好中药,方可使中药更好的发挥疗效。

(1)煎煮器具多选用砂锅、瓷器或不锈钢容器、玻璃容器等,忌用铁、铝器。

(2)煎前浸泡应先检查有无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药、后下药、包煎药、另冲药等,如有,需另作处理。浸泡加水量以没过药材2~5厘米为宜,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3)煎药火候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使其微沸,慢慢煎煮。煎煮过程中要搅拌2~3次,以防溢锅、糊锅,但也不宜过多搅拌,以免气味流失。

(4)煎煮时间一般每剂需煎2次,药物第一次煎煮时间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间15~25分钟,具体煎煮时间要根据药物性效而定,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将两次药液合并,分两次服用,或遵医嘱。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薛春苗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临床使用中药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临床使用中药方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晚期脚癌中药方,治疗癌晚期的中草药

下一篇:肌肉萎缩外用中药方,肌肉萎缩外用中药方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