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7 02:09:15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草药的药性如何确定?

下午好!

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种类

中草药的药性是根据人体吸收后释放热量的程度定为热性或温性,吸收热量的程度定为寒性或凉性,既不释放也不吸收热量的定为平性。至于药效,可以怎么说,像神农孙思邈李时珍等都是这样评定的。

古医既是郎中又是药师,没有一个郎中不懂采药,制药的,一个郎中首先要到山上去辨药,采药回家后要根据不同类别进行炮制,研粉,制膏,制丸或散剂,发现新药都要先品尝试用,了解其药性,记入书中,后人经过反复验证,才可记入药书,记得小时候爷爷带我上山采药,看见路边一条受伤的野狗在吃树叶,我非常奇怪的问爷爷,狗为什么吃树叶?爷爷说,那是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随后爷爷用刀把手指切破,扯一把叶子放入口中咬碎敷贴于伤口,爷爷说;药不自尝,怎能治病?当即就止住了血,第二天伤口就愈合了,这就是古医们了解药性的方法,如今的中医都是纸上谈兵,翻来复去淡中医,喷中医,为什么许多民间中医虽然没有上大学,没有职称,甚至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但他们的医术很高呢?因为他们遵循了师训,按照古医的路子走下来的,传承了中医的精髄,所以中药的性味不是检测出来的,也不是化验出来,更不喊出来的,它是无数的中医们品尝总结出来的。

中药的药性要表述清楚起码要成本书的篇幅才略可表达部分。

古人对性味归经的归类表述比较粗糙,很多源于观察而非测量,所以一般燥热和凉性中药的判断比较容易和准确,但对温平寒,特别是微温,平,微寒的论断就会出现偏差。

其实寒热的定义就不是现代科技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它们不是通过工具测量的结果。

中药里的寒热性指标应该是个逻辑推导的参数指标,它们和气血等概念一样,根本就不是科学定义的字面含义。

如何确中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必须经过认识,和临床史用的验证,才能确定它的药用价直,虽然说前人有历史文化理论知识点,最好是经过自己临床验证确定。最好是找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指导下史用确定。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这是“废医验药”派手里的大牌,可惜,他们的路注定比建造巴比伦塔更难。单个中药的药性的研究对于“废医验药”派其实是一个噩梦,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细节因素会干扰研究的结果,炮制方法不同,品质的产地不用,用量不同,都会发生一些神奇的变化。有些药物,单味使用,用量在某一界线之下和在某一接线之上,起作用是相反的。同时,大多数单味中药有多种用途,很不同的其他单味中药配伍会有不同作用,这个也会是“废医验药”派的噩梦。总之,怎么研究不重要,结果不会在中国人手里,而且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大幅度提高有效治疗成分的成本,对于病人来说也是噩梦。

中药药性只有寒和热的区别吗?

不是的。药性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中药药性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对胃有刺激草药,对胃有刺激草药有哪些

下一篇:杀菌消炎的草药,杀菌消炎的草药有哪些

相关阅读